4月19日,市区银桂路(十六潭路至双鹤路段)综合改造项目开工建设,计划用4个月时间,解决困扰市民日常出行的道路“顽疾”,让银桂路“换新颜”。
为何要改造?具体如何改造?将达到什么效果?近日,记者进行了采访。
Q为何要改造
A道路“顽疾”多、出行体验差
作为城市次干路的银桂路,是连接温泉城区与永安城区的三条主动脉之一,同时,它紧邻十六潭公园,沿侧有新建小区和市直机关单位,不管是车流量还是人流量都很大。
近年来,银桂路因道路“顽疾”多,出行体验差,已不能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,改造升级的呼声越来越高。
“人行道不仅窄还有破损,上面行道树过密分枝点又低,而且树池凸起影响通行,每次在上面行走,都很郁闷。”4月17日,市民吴女士对金桂路的路况抱怨道。

市城管执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经过前期现场查勘,银桂路共存在五大问题:
一是人行体验不佳。人行道上,路灯、凸起树池、光交箱以及占道停放的车辆成为“拦路虎”,此外 ,铺设的拉丝板平整度差,局部破损、塌陷,通行舒适性大打折扣。
二是机非混行、路权不明。没有专用非机动车道、缺少非机动车引导标志,存在非机动车不靠边行驶、随意变道等现象,不仅影响道路通行效率,而且存在安全隐患。
三是交叉口功能不完备。存在交叉口拥堵、相交角度小、人行过街体验差问题。
四是道路景观待提升。存在围墙景观效果较差、黄土裸露植物长势不佳、桥下空间未有效利用等问题。
五是综合管线存在短板。存在架空电力杆占用人行道、雨水管径待优化、消火栓功能缺失等问题。
Q具体如何改造?
A对症下药、综合施策
4月19日上午,随着围挡相继竖起,银桂路综合改造项目正式开工建设。
“这条路全长905米,建设工期4个月,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、综合施策。”市规划设计院市政三所所长张佳良介绍。
以人行道改造为例:更换人行道结构,将现状拉丝板人行道结构拆除,铺设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,更换破旧的混凝土路缘石为花岗岩路缘石,达到提高路面平整度,减少积水目的。
同时,将迁移路灯、行道树、光交箱等,实施交通设施杆线多杆合一,释放有限的人行空间。在双鹤路与银桂路路口,将通过路口转角处绿化退让,优化右转转弯半径,加宽人行通道,完善配套无障碍坡道。
此外,还将设置感应式智慧斑马线、建设智慧公交站亭、增补市政消火栓、强弱电入地、实施管网改造等。
“改造后,人行道犹如生态步道,步行的舒适性将大大增强,其风格与沿线十六潭公园融为一体,让市民畅享舒适慢生活。”市城管执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的在于给市民带来更为安全、舒适的出行体验。
设置非机动车优先车道,施划非机动车优先标识,采用不同颜色路面区分车行道、非机动车优先车道、人行道以及机动车停车场、非机动车停车位,优化调整沿路现有停车场,通过空间退让增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……通过综合施策,将有效解决机非混合,通行不畅问题。
Q将达到什么效果?
A生态景观路、文明示范路
记者在十六潭路与银桂路路口看到,多处黄土裸露,植物长势不佳,景观效果差,桥下空间未利用,路口北进口旁为荒地。
据悉,此次综合改造中,将靠铁路桥墩设计道路中间分隔绿化带,增加绿化率;对城铁桥下空间实施景观提升,打造融入市民生活和具有城市标志性的景观;对北进口荒地进行改造,打造生态停车场。
“银桂路不仅是交通性道路、生活性道路,还是集散功能道路、生态景观道路。综合改造的目的,是为市民创造畅通、安全、绿色、文明的出行环境和舒适的居住环境。”市城管执法委相关负责人说。
该负责人介绍,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,全力以赴推进施工进度,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,把银桂路打造成“有温度”、“有智慧”的生态景观路、文明示范路。
所谓“有温度”,即舒适的步行体验、可靠的安全设施、丰富的道路体验;所谓“有智慧”,即构建智慧化设施,打造便捷化通行体验。
“人行友好示范、机非空间有序、交通节点功能完善、退让空间品质提升、综合管网短板补齐的银桂路,想想就让人期待。”市民王女士表示,“换新颜”后的银桂路,定会成为城区又一条靓丽的风景线。